主角叫西西弗梵高的是《短篇 悟与觉》,本的作者是西西弗梵高最新写的,书中人物感情描写生动形象,主要讲述了:...
一谈到现代西方哲学***对青年知识分子的影响,康世恩在《求是》1990 年 21 期上的撰文“青年知识分子成才之路”中,列举了若干消极影响,颇有一些道理。
的确,缺乏社会阅历的青年学生们,往往一接触西方哲学***们的著作,容易滋生一些消极的东西,其中很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青年学子们还没有走向社会,还缺乏生活的历练,不可能像西方哲学***们那样,有丰富的社会生活经历、广博的学识积淀和长时期艰苦的探索思考,因而也就不可能站在***们的思维基点上来理解他们的思想观点,就像小孩子常常不能正确理解大人们的话语一样。
西方哲学***是会产生一些消极影响,其实任何一种学术***都会如此,但我不会因此就否定西方哲学***,就像不会简单地否定任何一种学术***一样。
事实上,任何一种思想在不同的时期、不同的场合、不同的受众群体中,都会产生截然不同的影响效果。
以康文谈到的几个主要消极影响为例,我们似乎也可以作出完全不同的诠释:“以个人存在为主体的个人主义,使他们(指青年知识分子,下同)在现实生活中自命不凡,以‘超人’、 ‘伟人’、‘天才’自居”;然而,也可以使他们在现实生活中懂得人生的责任,积极拼搏、进取、向上。
“以功利为目的的实用主义,使他们把追求实惠、享受作为自己的宗旨”;然而,也可以使他们注重务实、不尚空谈、勇于变革。
“以个体心理体验为主导的情绪主义,使他们的精神世界总是处于孤独、烦闷、痛苦、压抑之中,组织纪律观念淡薄,唯我独尊”;然而,也可以使他们能深刻地体察人生、崇尚美好、嫉恶如仇,不受旧势力束缚,出污泥而不染。
“伦理道德上的非道德主义,使他们缺乏社会责任感和奉献精神”;然而,也可以使他们敢于冲破传统思维定势,敢于扫除一切尘埃垃圾,敢破敢立,不做旧传统驯服的“绵羊”。
“人生观上的悲观主义和生活方式上的享乐主义”在他们身上不断滋长;然而,也可以使他们产生对人生道路的忧患意识和热爱人生、热爱生活的图片。
“这种以个人主义为核心的资产阶级价值观与社会主义价值观格格不入,奉行这种价值观的人,一旦发现在现实生活中寻找不到以自我为中心的优越地位,自我设计的道路走不通时,就会产生严重的失落感、空虚感,认为是失去了人生的‘自我价值’、‘被人主宰了’,从而产生一种盲目的***现实的情绪,要争取所谓的‘***和***’,甚至对党对社会主义的信念产生怀疑和动摇”;然而,这西方哲学***也与一切旧的传统价值观格格不入,一旦历经生活痛苦磨练之后,就能更深刻地体验到人生价值的极端重要,就能逐步走出困惑、摆脱盲从、主宰自我,就能自觉地为争取美好的人生、美好的社会而斗争。
总而言之,对青年大学生的教育,不在于反对他们接触包括西方哲学***在内的各种学术***,也不在于告诫他们西方哲学***如何如何毒害青年,而在于引导他们如何通过自我的人生历练和生活实践,正确地认识和理解西方哲学,做到吸取营养、剔除糟粕。
二因感悟恶心而觉醒***,因觉醒***而必须介入,因必须介入而***选择,因***选而自我担当,因自我担当而净化心灵——这似乎就是法国著名***思想家萨特的所谓“***心路”。
也许,人们很难理解萨特的绝对***观、存在虚无观,特别是在现实生活中,这种几乎是与世对决、特立独行、拒绝他人、放弃一切的人生观,更像一种梦幻般的唐吉诃德式奋斗。
然而,我以为萨特的有些基本观点是应该予以认可的:比如,他对控制人们生活的异己力量,或对那种人们浑然不觉地受外部力量支配的生活感到恶心,具体地说,就是对正统思想、传统习俗、行政权力、道德规范以及善意的保护、表彰等等,都感到恶心。
在我看来,萨特并非简单地否定一切,而是否定外界之有形无形、善意恶意、是好是坏、有利无利等一切东西,对人的***心灵的束缚、控制、左右、伤害甚至扼杀;我们不必单单从文字上去认识萨特,更不必机械地照搬萨特的文字去否定生活中的一切,萨特的“恶心”,是因为感悟到***心灵受到了伤害、侮辱,这一点是最需要把握的;人活在世,可以什么都不要,唯独***的心灵不能丧失,否则的话,没有自主意识、***选择、自我价值的人,就不成其为人!
人可以骄傲地死,但不能像动物一样苟且地活:我***,故我存在;不***,毋宁死!
又如,面对生活在其中的社会,面对日益复杂的人与人关系,每个人都拥有***自主的强大心灵,就难免发生心灵的碰撞。
对此,萨特有自己独特的观点,即“我要做没有领土没有臣民的国王”(《苍蝇》),萨特认为人与人之间应该是不被人奴役、也不奴役别人,既不是主人、也不是奴隶,是一种***人之间平等互动的关系;萨特进一步指出,***人之间只有一个共同点,他们都把不***的一切,无论是道德还是法律的形式,无论是传统还是制度的形式,无论是权力还是资本的形式,皆视为敌人,去揭露、去斗争,首到其消除;萨特还认为,为了你的***,你必须介入到不***的社会中去,这是***的要求,这是***与生俱来的责任。
“无***之生活,乃是虚无;无介入之生活,不是***。”
且不论萨特的积极介入是否正确,但敢于面对生活、面对矛盾、积极斗争、积极进取的精神,则是难能可贵的。
再如,坚持***选择,敢于自我担当。
萨特认为,自我选择,就意味着自我担当,这样的存在,才称得上是***的存在,才称得上是人的生活。
人,原本是***的、命定是***的、只能是***的;有***才有人的存在,有***才有人的生活,有***才有人的创造,有***才有人的价值;人的创造和价值,是或扬弃或否定或超越传统、成规、习俗、环境的结果,这也就意味着是碰撞以及这种碰撞之后必然产生的后果,因此,承担后果是***的必然,是真正人生的题中应有之义。
遗憾的是,当下国人对***的淡漠和不敢于自我担当,不仅仅是受制于外在环境的压力,更重要地是内在***精神的缺失,这难道不值得我们深思吗?
三西方的***理念似乎是建立在三个假设的基点之上,即:人是理性的;权利是绝对的;程序是万能的。
正是基于这三点假设,在有些发达的西方国家,***制度得到了有效的实施,***社会也在人类发展史上发挥了积极的、文明的、进步的作用。
然而,***的这三个基点毕竟只是一种假设,形而上学地把这三个假设绝对化,不仅使***理念趋于荒谬,而且给一些包括西方发达国家在内的所谓***国家带来了灾难性后果。
所以,***的推行也许是可以基于这三点假设,但必须辩证地认识和对待这三种假设,并进而辩证地实施和推进***进程。
人是理性的,但人的价值多元、习俗多样、生存环境条件不同,决定了人的理性之多元、多样和不同;绝对单一的理性价值并不存在,绝对可行的***模式也不存在。
权利是绝对的,“我可以不同意你的观点,但我绝对尊重和维护你说话的权利”,但人有说话的权利却不等于有乱说话、说坏话、说话伤害他人的权利。
任何一种权利都是相对的,都必须以不伤害、不妨碍他人的权利为前提,否则,这种绝对的权利只能导致绝对的混乱,且势必伤及***本身。
程序是万能的,在既定的程序下可以避免许多不确定因素带来的伤害,但任何程序都不是完美无缺的,都要随着时代的发展、文明的进步而不断修改完善、不断发展进步;将程序绝对化、静止化的僵化态度,无异于变程序为障碍、置***于死地。
西方对***的认识,曾经推动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进步,但倘若因此而绝对化,则意味着西方***的停滞和***;西方学者形而上学地将***神化,实际上是在葬送***。
毋庸置疑,西方的所谓***理念,势必被新的科学的***理念淘汰并取而代之。
中国的社会主义***理念能否成为一种新的科学的***理念,还有待于国人的共同努力。
西就思维的“思想”而言,西方与我国有着许多的甚至是根本性的不同,也正因为有了这些个不同,我们才有必要认真学习研究西方思维之“思想”的特点,并从中得到启示,从而,不断地提升和完善我们的思维方式和思想方法。
西方思维的“思想”,至少有以下几个特点给我们以启示:其一,西方思维的“思想”是“问”出来的,具有思维的反思性。
苏格拉底有句名言:“我唯一所知的是我一无所知”,正是一无所知的困惑产生了一系列的“问”,苏格拉底的哲学实际上是一种“问”的哲学,是一种具有严格的理性、逻辑推理和自我审视、追根究底之“问”的思维方式,从而创立了包括形式逻辑和实验科学在内的西方文化或西方哲学。
这也就是苏格拉底所谓不经审查不经反思的人生是无价值的人生之说。
其二,西方思维的“思想”是“荒谬”的,具有思维的复杂性。
人类世界实际上是分为己知世界和未知世界,对己知世界的阶段性或表面性认识,并不能得出对世界的整体性或本质性认识,因为未知世界具有黑暗、混沌、虚无和复杂性、随机性、不确定性等特性;于是乎,西方哲学就创造了“上帝”来自圆其说,有了***上帝,这些哲学家们就能在本体论上把己知与未知统一起来,从而化解了希腊哲学和科学所面临的一切问题。
如笛卡尔从怀疑一切引出了上帝,牛顿从万有引力引出了上帝(“来自上帝的第一推动力”),康德从物自体引出了上帝,爱因斯坦从相对论引出了上帝......在西方哲学家们眼中,“正因为荒谬,所以我才相信”(德尔图良,著名的***神学家、哲学家,迦太基人)。
其三,西方思维的“思想”是“存在”的,具有思维的务实性。
在西方哲人看来,“神秘的并非世界为何如此,而是世界竟然如是”(维特根斯坦,英国哲学家、数理逻辑学家)、“存在即合理”(黑格尔),按照西方哲人的推理,从“世界何以如此”的发问,经过“历史演进的因果律——并非偶然而是必然——决定性本质”这样一个思维程序,得出“世界竟然如是”,并进而对世界、人生的命运、缘分的强调。
这种思维有消极的一面,如因 “听天由命”而信奉上帝;但也有积极的一面,如服从规律、***大度、不执着纠缠、不计较得失且懂得感恩。
所以,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中,也有“存在决定意识” 这一条。
其西,西方思维的“思想”是“不可理解”的,具有思维的持续性。
思想的多元性、多样性、复杂性、局限性以及可知不可知、可行不可行、有用无用、有效无效等等交织在一起,一方面对万事万物一一作出回答让人可以理解,另一方面对万事万物居然可以作出回答让人不可理解,这就有了一种思维结论:解答万事万物可以理解,居然能解答万事万物则不可理解。
爱因斯坦有句名言:“宇宙中最不可理解之事,乃宇宙是可以理解的。”
人生也是如此:人生中最不可理解之事,乃人生居然可以理解,而这种“不可理解”给我们的启示,并不是在困境面前可以退却或消沉,而是要临渊履薄、坚持不懈地战胜一个个困境,进而又迎战一个个新的困境且奋战不息。
综上所述,西方思维的“思想”给我们的启示是,要注重培育善问、能辨、务实、持之以恒的思维方式。
须知,人的一生有终结,但人的思想传承永无终结;只有那种真实感悟体验人生的思想者,才能在人类思想库中占有一席之地。
1990·11-2014·2